「培養喜樂的人生觀」 經文:腓立比書四章4-9節 壹、引言: 有人說「快樂人生三件寶」:智慧、樂觀與幽默,我非常贊同。『人生』要是能夠無憂無慮、生活沒有壓力、心中無所懼怕---;再加上擁有「喜樂的人生觀」,那將是多麼「美好的人生」呀! 繼8月4日的講題:「莫得掛慮-調適壓力」,與8月25日以:「佇疼的內面無驚惶」為題的講道;今天,我要再透過【聖經】:(腓立比書四章4節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。我再說,你們要喜樂。) 這段經文,來跟大家談談:「培養『喜樂』的人生觀」。 【故事】:邱吉爾的智慧與幽默。 英國首相邱吉爾,是一個「很有趣味」(非常有幽默感) 的公眾人物。有次,他應邀到某處演講。正進行到一半時,台下傳來一張字條,上面只有寫著「傻瓜」兩個字;看來似乎有人想要激怒他,等著看他暴怒.出洋相。沒想到邱吉爾竟然不疾不徐的說:「有位朋友傳給我這張字條,不過上面只寫著他的大名,沒有寫內容------」,就繼續演講。真絕呀!真高! 貳、本論: 一、認識什麼是「喜樂的人生觀」(即「樂觀」)。 「樂觀」就是:有「喜樂的觀念、心情與態度」。 樂觀的人:1、性格開朗(歡樂.笑容.開懷大笑--)。 2、有幽默感(趣味.會說笑.化解尷尬場合--)。 3、態度積極(熱心.負責.活力.進取心--)。 4、能自我調適壓力(沒有掛慮.憂愁.驚惶.懼怕---)。 5、有成功的盼望(充滿信心.意志力.希望---)。 二、「樂觀」VS「悲觀」。 【故事】:非洲的鞋子市場。 鞋廠老闆,派了兩個業務員到非洲去考察(調查市場),準備要在非洲開拓市場。一週後兩人相繼回國向老闆回報。有一位說:報告老闆,別去!那裡的人,很少穿鞋;去那裡賣鞋,鐵定沒生意。另一位卻說:報告老闆,那裡的人口很多,消費市場很大;但是目前我看到的是穿鞋的人還很少,所以我認為那裡買鞋穿的潛力很大;我們要趕緊搶先到那裡開拓市場,鐵定生意會很好、很賺錢。 1.悲觀的人,總是憂愁、害怕、消極、承受不了壓力、總是擔心失敗--。 2.「樂觀」VS「悲觀」。二者是不同的兩個極端。 三、「樂觀」就是有「喜樂的人生觀」=「在任何時空,都能過著喜樂的生活」。 腓立比書是保羅書信中最喜樂的一卷書。在這書中總共提到「喜樂」一詞至少12次。然而保羅並非因為環境 (順境)、飛黃騰達而喜樂,而是倚靠主耶穌而喜樂;因為他那時人正被關在監獄中。如果他沒有倚靠神、他沒有樂觀 (喜樂的觀念和態度),他如何能忍受監獄的痛苦?如何能熬過在監獄中苦難的日子?因此,我們知道:從人而來的喜樂,會因為環境的改變,可能就會消失。然而,從神而來的喜樂,世人奪不掉、環境也改變不了,在任何地方、任何時刻,我們都可以輕鬆過日子,快樂過生活。 四、如何「培養喜樂的人生觀」?
參、結論:
|
牧者講道摘要 >